《圆觉经》原文和讲解翻译

圆觉经》原文及讲义TXT图书下载:《圆觉经》原文讲义下载

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

(1)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2)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3)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4)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5)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6)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7)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8)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9)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10)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11)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2)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此章通行本中只有长行问答说法,未有偈颂重宣其义,比起以前十一章来文体似欠完整。

近世日本·松本文三郎氏偶获古来本《圆觉经》下卷一帖,见此〈贤善首章〉佛说至‘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句下,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贤善首当知,(中略)护是宣持者,无令生退屈’一一三字,这实是此经已脱佚的文字可知(见日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圆觉经佚文〉)。由于现存最古的此经注疏唐·宗密《大疏》、《略疏》中均皆缺此文句看来,可知这一段文字是在西元九世纪初宗密撰疏以前即已脱落了的。

又最后〈贤善首章〉一般即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大正17·922a)‘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祐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