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网络普及,通讯便利,思乡之情却未减分毫。对于故乡的一点一滴的动态,总会时时留意。即使是在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也总会有意关注一下家乡的天气,严寒酷暑风雨冰雪时的一声问候,常常令这份感情愈加浓烈。
最近家乡新闻不断,季老去了,临清教育局因违规开办高考补习而被全省通报,近日又被成都的一家媒体爆出早婚早育现象!家乡的新闻总让人捏上一把汗,寒梅着花总是一种期待!
今天就说说这个早婚早育的现象。首先是成都电视台,千里之遥,为什么就来临清来访问了?其他媒体特别是当地媒体为什么没有报道?这些不得而知。但当成都台的记者拿出镇领导送的红包之时,除了愤怒还有些许欣慰,愤怒那些不正之风,欣慰媒体的坦荡之气。
其次是媒体的报道是否属实呢?群众的回答有是有否,这不禁又让人反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来讲,临清早婚早育现象在某些地方是有的,但媒体的报道过于渲染,《14、15岁的爹妈,30岁的爷爷》这一标题就够吓人的了,这也是媒体的通病!
最重要的一点,某些地方的早婚早育现象为什么会发生?社会风俗还是不良风气?个人感觉社会风俗还谈不上,只是在特定时期一些特定地区出现的特定现象,由于最初时候的一些监督监管的松懈,致使这种现象扩大化,加上经济市场思想的侵入,教育最初时候的狭窄性,更使这种现象难以阻止。当然,难以阻止并不是说不阻止,乡镇领导不可能不知情,送红包更是愚昧透顶,行政的不作为历历在目。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与?!!!”
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已不局限于自己的小范围了,相信这种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也希望家乡迎来寒梅着花的时节!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哎,今夜又思乡!
結婚早,不知離婚率是否有相對高?
真的假的那么小的年龄怎么能被家庭和婚姻所牵绊呢,应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呀!
哇!好羡慕哦,我也想这么早结婚啊,是不是该很有趣啊?要不是看山东那地方穷,我早就过去找个帅哥就嫁了!
当地政府是干什么吃的啊?强烈谴责当地政府!!!!!!!!
那些家长太愚昧无知了,简直是愚蠢到家啊了。
请各位临清的同胞们,不要去说媒体怎么样怎么样了,至你们那这种现象是存在的,这对你们当地的整体人口素质是有影响的。说实在的是关系到你们自已的利益。请正视,
视频被屏蔽了
我也是临清的只是个别的乡镇。不全是这样的。我们那只是订婚早,结婚嘛一定到法定年龄的。
成都电视台没良心! 5.12全国支持四川,你们却给别人添乱。有问题人家自己会解决,用得找你们管啊!
怪谁呢?性开放时代到来、性教育跟不上和行政执法部门的无作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