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的秘密》3卷8章: 第八章 四大都虚妄(上)

第八章 四大都虚妄(上)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推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汝观地性。麁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在听完佛的上述分析之后,对于这些概念的本质,已经有了了解,但是,在他的心中,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他继续向佛提问。
他说:“佛啊,刚才你所作的那些分析都很好,让我们都明白了原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全部都是虚妄的幻相,都是假立的名词,都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存在。可是我所不明白的是:佛经常对弟子们说和合,说因缘,并且说世界上一切的事物,种种的变化,全部都是四大种(地、水、火、风四种被认为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和合而存在,四大种分离而消亡的。那现在却说因缘和自然两种说法,全部都不正确,我在你讲解分析的过程中,一直有这个疑问,到现在还是没有闹明白。希望佛能够大慈大悲地为我开示一下,到底你的哪一种说法,才是最正确、最彻底的?到底哪一种说法,才不是游戏之语?”
佛对于阿难的这个问题,再次差一点晕倒!这个阿难,我从今天已开始讲法,就一直对你说今天将要讲述十方一切诸佛的秘密,最彻底的修行方法,也就是说,今天所讲述的,基本上都是了义层面,或者是非常接近了义层面的法语,尤其是经过若干分析之后的结论方面,可是你阿难,还是对这次的法语没有思维进去,还在把今天的法语,和过去其他时候的游戏之语,暂时之语,方便之语混为一谈,真是胡闹!
阿难的这种表现,和我们很多时候在同其他人进行佛法交流时候的感觉非常相似,正在说了义层面的时候,对方突然就会蹦出不知道什么层次的法语,而且还要点明这句话是某某某大师说的,是某某某佛菩萨说的,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被噎在那里,要么就等一会儿再谈,要么就明确点出其中的问题,可是,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个时候转过弯来,到最后的交流,也就只好草草结束了。
还有的就是在一些网络上的佛法文章中,往往会看到其中充满了大师语录,不同的大师,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下,所讲的不同的法语,都会出现在一段文章中,每一句话,我们都能够知道他正确的地方,但是从一个段落看来,尤其是从一个文章的整体看来,简直无法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甚至是一些有名的大师的著作或者译作,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难怪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少,就算是坚持学佛的人,没有被搞糊涂的,就更加少了!
佛平静了一会儿,对阿难说:“阿难,你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明白的对我说,你已经明白了声闻乘、缘觉乘等这些小乘教法的不彻底,希望我今天能够给你讲述最殊胜的直指无上菩提真心的法门。因此,按照我们的约定,以及今天的这个大好时机,我就对你和大众明白开讲了第一义的真理,最彻底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理。虽然中间我也根据你的种种问题,使用了一些论辩中的手段和技巧,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最关键的那些论点,全部都是相关第一义谛的。你也在刚才表现出有些理解,有些上路的样子,这令我很高兴,我也及时地对你做出了肯定和鼓励。可是现在,你怎么又把我过去用来引领初学者入门的方便说法,游戏说法,在这个时候提出来?难道你还在因缘法上面纠缠不清吗?你还在执著那些因缘法的真实存在吗?你啊!听闻了那么多的佛法,就好像一个背诵了很多汤头歌和药决的人一样,当一个真正的大医生,拿了一支真正的药草,放到了你的面前,你反而却不认识了。就好像一个只懂得沙盘演兵、纸上谈兵的将军一样,真正的敌人已经到了面前,你却还不明白,更不知道如何去应对了。我作为一个成就了的佛,虽然是你的堂兄,但是还是忍不住要说:你实在是太可怜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可能说的就是我现在的心情吧?”
“念在你听闻广博,未来的责任重大,念在你刚才的发心还算不错,同时也考虑到今天在座的这么多大众,以及未来世佛学人的利益,你现在好好静下心来,不要再去想别的什么法语,紧紧地跟着我下面的分析,千万不要散乱!”
阿难被佛这么一通教训,自觉也十分难堪,默默地坐在那里,静听佛的开示。
佛说:“阿难,你刚才所说的四大和合,是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的根基和方式。那么阿难,如果说四大种的体性,并不是和合的性质,那么任何一个大种,都不会和其他的大种去互相和合,从而组成一个别的什么,就好像虚空本身不具有和合性,因此他也就不能和其他的色尘相和合;如果说大种的体性,本身就是和合的,那也就是说大种成了随时变化的,随时处在生成、发展、衰败、消亡的过程中,从生而死,死后再生,生生死死毫不停息,就好像用一团火快速甩动所形成的好像一个整体的旋火轮一样,从来不会有停歇的机会。阿难,另外的例子,就是水遇冷,则可以变成冰,而冰遇到热,就又会化成水一样,如此往返,不会停歇。”
佛在这一段话中,对四大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假设四大种真实存在的前提下,四大种就应当有具体的形状和特征,而这个特征是否是由其他更加基本、更加细微的元素构成,就是佛用来分析的关键。既然你要用真实存在的物质化概念和理解,那我就用物质化的概念,来分析物质化本身的缺陷所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和论辩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反证法。在佛教的经典当中,处处可以见到这种论辩方式的身影,可使用到了这种论辩方式,并不能说明佛的认知、佛的见地,就是物质化的。如果你认为佛的见地也是物质化的,那并不是佛错了,而是你自己断章取义的错误而已。因此说,在阅读佛经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通读完成,之后才能去分析哪里是什么层次的见地,而整部经又是什么层次的见地,千万不要好像写论文一样地随便引用一段文字,然后就用这么一段文字来支持或者反证你的某个观点,这是千万要不得的。
具体到每一个大种,佛的分析又各自有特点。佛先开始分析地大。
所谓的地大,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之一,以坚实为性,以能持为用。《大乘广五蕴论》中说:“云何地界?谓坚强性。”在《圆觉经》中也说:“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也就是说,地大,其实就是坚固性的一种高度概括性的概念,是不是真正的就有地大的存在呢?
佛说:“阿难,你来观察所谓的地大的特性,当这个地大表现得比较整体,比较大的时候,比如说大地,可以被你很轻易地感知到;当这个地大表现得比较细微,比较小的时候,比如说微尘,可能在阳光光线的衬托之下,还是可以被你观察得到;但是如果继续把这个微尘细分化,一直拆分到所谓的邻虚尘,那么你再来仔细分析这个最细微的色尘。”
所谓的邻虚尘,也叫做邻虚,也叫做极微,属于色法中最细微的部分,已经分无可分了,再向前一步,就直接踏入虚空了,因此说这个邻虚尘,其实就是色法之根本,也就是现代科学所说的最基本的粒子吧,这个可比什么中子、质子、夸克、中微子什么的更要微小呢!不是曾经有人说在茫茫的宇宙中,最微细的物质就是以太,由这个以太,逐渐构成了各种微观粒子、微小结构,乃至世界和生命的么,也许以太,就是邻虚?谁知道呢!我们只要知道邻虚的概念,就是代表了最极致的基本粒子就好了。
在数论外道看来,既然这个邻虚,是最基本的粒子,那么这个邻虚,就应当在整个宇宙坏灭的时候,也应当保持不坏,不消亡,而是会分散于虚空而常住。所以在这个观点上,外道认为有常。
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然也说这个邻虚,作为极微的基本粒子,可以认为它实有,实际存在,但是从其本质上来说,还是属于因缘所生法,当因缘坏散,业力消尽的时候,这个极微,这个邻虚,这个最基本的粒子也会坏灭消亡,因此结论是最基本粒子也是无常生灭。这就是最基本的内外道区别。
《百论序疏》曰:“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常,(中略)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止观三》曰:“如释论解檀波罗蜜,破外道邻虚云。此尘为有为无,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无极微色,则无十方分。”
其实就《楞严经》已经进入第三卷的内容看来,就算这个邻虚是最基本粒子,不管你认为它真正实有,还是假立它实有,最关键的是:这个粒子一定是被你所观察、所分析的,是属于对境的;而你则是属于能观察、能分析者,只要有了能所的区分,所有谈论到的东西,全部就都不是究竟意义上的第一义了,如果站在究竟层次,不但能所没有了,就连常和无常的这一对矛盾,也是不存在的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到邻虚粒子,大到大地星辰,全部都只是虚妄幻相而已,而且在虚妄的同时,还是属于本来清净菩提本心。
我们来看看佛是如何说的,佛说:“这个邻虚尘,是最细微的色尘了,只要再仔细分析,就一定会发现他的体性其实还是空的。阿难,按照这样的分析,邻虚尘都成了虚空,那么也就应当承认可以从虚空中出生色尘才对。你刚才还在说是因为种种条件的和合,才出现了世界,才出现了世界的种种变化,那么你说说看,这一个邻虚尘,是由多少个虚空和合而成的?因为根本不可能由邻虚尘自己,来和合成邻虚尘自己的啊!再者,刚才已经把邻虚尘,分析成了虚空,那么你能说说看,是由几个色尘,和合成了虚空的吗?如果是由色尘和合成的,自然就应当是色尘,而不应当是虚空;如果是虚空和合而成的,自然也只能和合成虚空,不会和合出来色尘。而且,你说色尘之间的和合,我还是可以理解,虚空和虚空之间又是如何和合的呢?”
“阿难,到现在为止,你还是不明白,在所谓的你的真心、如来藏当中,本性当中,所幻变出来的色相,其本质还是空性,本来幻变出来的虚空性,其本质也脱离不了色相,不论色相空相,这个如来藏,这个菩提真心,却永远都是清净的,原始的,本来的,从来都是遍布了整个法界的。”
“这个如来藏,这个菩提真心,因所有众生的妄心,应所有众生的虚妄认知能力,遵循着所有众生的虚妄业力而出现,在不明白本来真心的时候,就被错误地当成了因缘所生,或者自然存在。所有的这些错误,其实全部都是众生自己虚妄的心意识,胡乱进行分别判断而产生的,其实所有的这些认知,全部都是假立的名词而已,并不具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佛在这里分析地大的时候,经过各种假设前提之下种种分析,最后的结论就是:所有一切的世界认知,全部都是属于戏论名相,游戏而已,做不得真的。如果把佛所说的当真了,那就是被佛骗了,其实不是被佛骗了,而是被你自己骗了。
因此,如果你坚持相信一切佛所说的话语,而没有智慧去分析的话,就真的应了一位禅师的话“所有经典,都是魔说。”你就在阅读佛经的时候,入魔了。
古怪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