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爱佛
爱佛

人物

12首中岛美雪经典歌曲[美雪集上]

中岛美雪(Miyuki Nakajima),日本女歌手、音乐创作人,广播主持人、作家、演员,1952年2月23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 1、骑在银龙背上 中岛美雪5岁开始学习钢琴,还学过芭蕾。小学二年级时,她第一次尝试作曲。1970年4月进入藤女子大学文学院国文学系就读,1972年5月还在大学就读…

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冬月十七日

山水

阿弥陀佛圣诞,但这个日子是怎么来的呢?下文给予了详细回答,当然,我们也通过这个公案,再一次了知了佛是人修成的真理,故此,学佛修行切勿迷信。 阿弥陀佛圣诞日的由来 转自《念佛尊贵》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

汪国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诗歌好像是个很陌生的词,没有古诗的底蕴和简洁,没有流行歌词的随意轻快,好像消逝的兰花,寻不到踪迹,闻不到花香,空余一丝哀怨一点乡愁一份回忆。有朝一日回忆变作追忆,成长戛然而止,老去的心因此撕破尘封的角落,有那么一刻让你重涣青春激情再现,那是一句隽永的诗歌! 纪念汪国真先生,感谢您的诗句! 《热爱生命…

佛经

12首欧美动情歌曲推荐上篇

题记:

人物简介:席慕蓉,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她写诗写散文,只是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偶尔在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中听沈力老师读到席慕容老师的《无怨的青春》,听后为之动容: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

生活态度

偶逛迅雷,发现一则批孔文章,其言:

凭心而论,儒家自己究有何物?你孟轲究有何物?一言以蔽之,尔等不过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整天淹没在那个消逝的大梦里,惟知大话空洞,欺世盗名而已!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尔等竟日高谈文武之道、解民倒悬,事实上却主张回复井田古制,使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尔等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

[mp3]http://yunjin.net/wp-content/uploads/2009/05/10-mother.mp3[/mp3]

佛经

《西游记》的创作意图(三藏、悟空、八戒、悟静)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现在的定论是吴承恩。其实这在文学界还是有疑问的:西游记

一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事;二是《淮安府志》虽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三是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西游记》列入舆地类。

蝈蝈和江南

记得有一段时间经常听一个广播,叫做《娱乐双响炮》。听到了不少笑话,常常在没事的时候突然之间就想到了其中一个笑话,就嘿嘿的笑出来了——我想这就是笑话的最高境界了吧。蝈蝈和江南在讲笑话

来听听这个节目吧,貌似听收音机更有感觉,视频分散注意力,降低大家的想象力了:

看视频听《娱乐双响炮》地址:新浪视频《娱乐双响炮》

 音频格式的不好找,找到了也很短,不过可以去下载,电骡迅雷什么的。

《娱乐双响炮》(《娱乐双响炮》以前是在辽宁生活娱乐台的,2007年大概是,转到了辽宁文艺台):

佛经

传奇人物: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在艺术方面我们知道达芬奇,但我们不怎么知道他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期十分有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物理方面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尼古拉特斯拉但我们很难知道他的那一套相对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有一位,尼古拉·特斯拉,可能我们会知道他发明了交流电,其实不止。看过央视人物节目对他的介绍,天才之名当之无愧。

 

比较感兴趣的是特斯拉对于宇宙的特殊认识,在他的脑子中常常会浮现一些影像,他可以任意、随时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然后进入这些清晰的影像当中,见识事物的本质,最后还可以从这些意识中抽身回来,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他的发明不用理论支持,因为一些理论尚未被认识。

@爱佛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