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解 | 爱佛 - Part 2
爱佛

经解

佛经

《楞严经的秘密》2卷9章: 见性不是自然

第九章 见性不是自然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如来知其魂虑变慑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

《楞严经的秘密》2卷8章: 能见不是所见

第八章 能见不是所见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令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

佛经

《楞严经的秘密》2卷7章: 见性无大小

第七章 见性无大小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佛告阿难…

佛经

《楞严经的秘密》2卷6章: “见性就是自己”的推理

第六章 “见性就是自己”的推理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

《楞严经的秘密》2卷5章:八还辨见

佛经

第五章 八还辨见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

《楞严经的秘密》2卷4章: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佛经

第四章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

《楞严经的秘密》2卷3章:身心颠倒之所在

佛经

第三章 身心颠倒之所在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实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

《楞严经的秘密》2卷2章:不生灭性

佛经

第二章 不生灭性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佛言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

《楞严经的秘密》2卷1章:身体定当坏灭

佛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

《楞严经的秘密》1卷6章:问题的提出:心目何所在?

佛经

第六章 问题的提出:心目何所在?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

《楞严经的秘密》1卷5章:阿难为什么出家?

佛经

第五章 阿难为什么出家?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

《楞严经的秘密》1卷4章:神咒救阿难!

佛经

第四章 神咒救阿难!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奘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佛因为已经用神念知道了堂弟阿难的危险境…

《楞严经的秘密》1卷3章:阿难出事了!(下:淫戒的来历)

佛经

第三章 阿难出事了!(下:淫戒的来历) 在佛教逐渐成熟的传统中,出家人在出家的时候,就要领受各种戒律,不但男女出家人的戒律不一样,刚出家的沙弥和正式的比丘所受的戒律,也有较大的差别。但是不论如何,只要在佛前受了戒,就相当于在身体中新生了一个纯洁的新的自己,这个新的自己,需要很好的守护,如果戒律守持的…

《楞严经的秘密》1卷2章:阿难出事了!(上:不同的版本)

佛经

第二章 阿难出事了!(上:不同的版本)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实时阿难执…

《楞严经的秘密》1卷1章:故事背景

佛经

第一章 故事背景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

@爱佛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