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观照 |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爱佛 - Part 9
爱佛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7—18

后面这个二十六修净土法门,就是导归净土,正合我意。如果它没有安排这第二十六这一则,我觉得它不够圆满,它安排了这二十六修净土行,啊,我觉得太棒了,正合我意。前面讲都讲得非常好,后面如果没有这一章,修净土行,那是美中不足,它刚好这个修净土行,正合我意。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就是叫你要修净土法门。“二六 修净土…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6—18

“二五,平等大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是《华严》讲的啦,“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我之己灵”就是自己的灵性,“原与诸佛,平等无异,外慕诸圣”对“内”对自己的内心,要“重己灵”,就是自己的灵性,才不会亏欠自己的灵性,简单讲就是不要做亏心,违背因果的事情,别人不知道,我们内心知道。“生佛平等”众生跟佛…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5—18

“二五,平等大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是《华严》讲的啦,“一切众生,毕竟成佛,我之己灵”就是自己的灵性,“原与诸佛,平等无异,外慕诸圣”对“内”对自己的内心,要“重己灵”,就是自己的灵性,才不会亏欠自己的灵性,简单讲就是不要做亏心,违背因果的事情,别人不知道,我们内心知道。“生佛平等”众生跟佛…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4—18

“二二,圣心无知,”这一章比较难一点,“夫有所知”意思就是有所动念,执著,分别。那么就着于某一个部分,“则有不知”,意思就是当你有所执著,那么就有所不知。为什么,因为执著变成观念捆死了,被这个观念捆死了,所以我们看普天下的众生,包括贵为皇帝,总统,五院院长,都没有办法避免这种知见,就是观念的束缚,没…

生活多美好

美好生活不分贫富贵贱

《生活多美好》/《风云人物》是一部美国20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影,影片朴实无华却带给几代人同样的感动,或许这就是经典。 关于影片的介绍人物的分析以及所要表达的东西,网上随便一搜就有的是,而且很全面很客观。我写在这里的东西,或许再过几年几十年我会再次翻起,希望那时的我不会丧失这份对美好生活的纯真理解,更不…

夜雨

周末•雨夜

雨的气息是爱恋的脚步 春天是相识的温柔 夏天是相知的坚守 秋天呢,是无奈的离愁 冬天的雨虽是难寻 却总能在冰冷中收到暖暖的问候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欢乐有些哀伤,总是随着时间的河流悄然出现又蓦然消逝,其实世间的万物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切有始有终,你既然没有拒绝她出现时的开心,又怎能排斥她离去时的悲伤?想…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3—18

 “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念念不生,念念不灭”,注意,不生就是空,不灭还是空,你注意看这一句很重要的,念念空性,念念还是空,念念不生就是念念空,念念不灭还是念念空,何以故,不生就是空,不灭还是空,悟到了理体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统统叫做空,到尘点劫还是空,所以成佛一刹那就是永恒际,三际皆空,所以前念不…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2—18

“十三,道不属修”修成必坏一定的道理,有修就一定会有坏,“佛性天真,本自具足,本自清净,不从造作”造作就是因缘法,叫做生灭法,也不跟着因缘法变化,就像虚空不随因缘法变化,“不属渐次”渐次就是因、缘、果。有阶位有次第叫做渐次,也不属于渐次、位、因缘果法,“不假修持”本性具足不必修持,“不待修成”无成可…

感悟问号

感悟问号

对年轻人来说,世界太大,未知的东西太多。不怕,只要带着问号。 记得曾无数次,别人,尤其是长辈给我讲解了一些问题,但日后却印象全无。留下一个仍然无知的我。最近我仔细思考了此事的原因。终于找到答案:我没有带着问号,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上进心不强。问号,多么像一个鱼钩,一个制作精致的鱼钩。如果不带上问号,…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1—18

“法顺于如 觉性圆偏”法为什么顺于如呢?这个如就是不动,因为空无自性,所以它是如如不动,法本身是如如不动空无自性,觉性是圆偏,圆满周偏的“故知无我”“法住实际”实际就是不生不灭,法是安住在空性的不生不灭这才叫做实际不叫做幻化的缘起叫做幻化,空性是实际存在的,可是也没有形相。“灭诸戏论”戏论就是说所有…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10—18

六十页,“世世世间,染净诸法,由诸法集”就是缘起。因缘生因缘灭,都是“幻化而有”的,“依幻立名,皆无自性”,把笔拿起来,这个等于《楞严经》的八个字,依幻立名在旁边写但有假名,只有假名,皆无自性,旁边写都无实义,没有什么意义。什么大亨、小开、老开、什么有钱人什么总统、皇帝,对不对?那个幻化的东西。依幻…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9—18

五十三页,“前忘已灭,后念未生”,前念已经灭后念未生,这句话是告诉我们,现前一念本自具足,禅宗讲回归当下,当下一念,”中间孤孤”,孤孤就是孤孤独独,意思就是独立存在的意思,中间是独立存在。“能观之智,观此本性,无念之境”,能观的智慧观到我们的本性,这个没有妄想的境界是什么,“极静之念,照极静体”极静…

佛经

慧律法师讲解《宇宙万有本体论》文字实录8—18

“一念妄动”这一段是讲无明不觉,我们这一章第六大标题,叫做无明不觉,无明不觉,一念妄动,这个妄动就是强烈的执著性,心对境一直无法停止妄动,“深染尘境,习气种子,万劫缠缚”在这里所需要知道的是粗惑或者是细惑。尘境,六尘的境界这个叫做粗惑,我们容易觉察,稍微有一点理性或者是智慧的人了解缘起的人,就可以觉…

南无觉林菩萨

《觉林菩萨偈》

《觉林菩萨偈》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其中十方菩萨前来说偈赞颂释迦摩尼佛的功德。觉林菩萨是谁呢,就是来自夜摩宫中净慧世界的最上眼佛佛所,又名觉林妙行菩萨。 觉林菩萨 “觉”表无形无相的绝待真心,也即是真如、自性清净心、真我、佛性、法身、如来藏、常住真心等。虽然有种种名,但皆同指…

@爱佛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